宝宝出生后去探望,红包是给产妇的还是给孩子的?你们觉得应该是给谁的呢~
闺蜜小敏刚生完孩子第三天,家族群就掀起一场“红包暗战”。小敏婆婆大清早拎着红鸡蛋上门,还当着众人得面把厚厚一沓现金塞进了宝宝襁褓,嘴里念叨着“给乖孙添福气”;结果娘家妈妈转身把另一个红包偷偷塞给了小敏,还低声说“你生孩子受苦了,自己买点好吃的多补补”。
这场看似寻常的礼数往来,背后藏着得却是“中国式”人情世故的大学问。
作为过来人,我太懂这种纠结了——给产妇怕被说“不懂传统”,给宝宝又显得不体谅产妇得辛苦。
红包是给产妇的还是给孩子的? 这些讲究没人明说却很重要记得去年表妹生孩子,她婆婆就坚持要用红绳把红包系在宝宝手腕上,结果孩子皮肤过 敏起了红 疹。事后我就在想:传统习俗固然需要尊重,但现代养娃更要讲究科学。
展开剩余80%就比如生完宝宝给红包,应该给谁的问题,不同人的看法还真不一样。
有人觉得:应该给产妇。
从怀到生,最辛苦的就是产妇。再加上不管是顺产还是剖腹产都不少花钱,宝宝出生后还有很多需要花钱的地方,请通乳师、买营养品恢复身体、做产后康复等。
因此这个红包应该给新妈妈,一是心理抚慰,二是可以实实在在有帮助。
但也有人觉得:应该给孩子。
有些地方有“把金额带6或8尾数的红包放在宝宝枕下”作为“压惊钱”的传统讲究。
在我老家就有在宝宝出生后,老人用红包装上崭新的钱,送给孙辈的做法,说是“给孙辈攒福运”。
不过,现在的年轻人开始玩出新花样:包两个红包,小额现金塞宝宝襁褓里讨彩头,大额直接给宝妈备不时之需。
我倒是很赞成这种“传统+实用”的组合拳,既顾全了老一辈的面子,又解决了产妇的实际需求。
探望新生儿,这些讲究没人明说却很重要家里添丁是喜事儿,一般亲戚朋友会来探望,但探望新生宝宝也有讲究。
① 时机选择比红包大小更重要
“哪天去探望新生儿”有讲究,最好等产妇出院回家后休息一两天再去探望,不建议还没出院就去探望,一是产妇刚生完宝宝需要休息,二是病房空间有限,不宜来太多人。
② 礼物要送到心坎里
有的人来探望产妇和新生宝宝会带礼物,常见的有新生儿衣服、玩具等,我发现最受欢迎的其实是消耗品,比如尿不湿,但不建议送奶粉,我有个朋友收过三罐不同品牌的奶粉,最后全过期扔了。
③ 进门先做三件事
产后妈妈和新生宝宝不仅需要静养,而且自护力也差,因此来探望的人,一定要注意卫生,进门做好三件事:外套挂门口、自觉戴口罩、用洗手液/香皂洗手。
④ 拍照发朋友圈要谨慎
之前看过一个网友的留言,她在月子里有亲戚来探望,结果未经她允许,就把她家宝宝光屁屁照片直接发家族群了,她当场就翻脸了。
记住:如果想给宝宝拍照,要先问问宝宝妈妈,发图打码是基本修养。
⑤ 别当“育儿指导大师”
“奶够吃吗”、“怎么不给孩子吃母乳呀”、“要给孩子枕个硬点高点的枕头,趁脑袋还软睡个好看的头型”……
探望月子里的新妈妈,切忌说“惹人不高兴的话”,更不要觉得自己有经验瞎给建议。
⑥ 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
我们也知道,新生儿宝宝基本两小时就要吃一次奶,再加上月子里的妈妈需要多休息,因此探望时间也不宜过长,尽量不超过30分钟。
⑦ 二胎家庭记得给老大带礼物
二胎家庭,在老二刚出生的一段时间,老大需要逐渐适应,要多关注老大的感受。
除了不跟老大瞎开玩笑(比如说,这下有了弟弟/妹妹了,爸爸妈妈以后就不跟你好了),最好也给老大带个礼物,让老大有没被忽视的感觉。
总之,产后探望新妈妈和宝宝,红包不过是个载体。当我们穿过那些传统与现代的纠结,拨开人情往来的迷雾,最终传递的不过是一份朴素的祝福:愿新生命被温柔以待,愿每位母亲都被看见被珍惜!
写在最后:你们觉得产后去探望,红包是给产妇的还是给孩子的呢,也欢迎来说说你的看法呀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炒股平台官方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