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世纪九十年代初,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,中国经济建设也迈上了新的台阶,取得了诸多显著的成就。然而,伴随而来的却是一些值得深思的社会现象。社会上开始出现了一些对历史的怀疑与否定的声音,甚至有些人开始动摇自身的信仰与信念,走向了更为偏激的道路。
此时,金一南教授在国防大学图书馆任职,他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社会氛围的变化,并对其深感忧虑。经过多年思考与构思,他最终创作了长篇纪实文学作品《苦难辉煌》。这本书一经面世,便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,成为许多人案头的必读书目,并且还推出了青少年版,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力。
金一南在书中透露了自己创作的初衷,他坦言,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告诉世人:“我们曾经拥有一批伟大的先烈,他们不为权利、不为金钱、不怕困苦、不怕死亡,唯独为心中的信仰与理想奋斗终生。”值得注意的是,金一南当时并不为人熟知,这本书的创作也源自于一个偶然的契机,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。
展开剩余77%在成为教授之前,金一南的经历充满了曲折与挑战。他曾经是一名烧瓶工——一种专门烧制阿司匹林药片瓶子的学徒。金一南对自己的家世从不多谈,即便记者多次追问,他也总是闭口不言,直到后来人们才知道,他的父亲是金如柏,一位老革命。金如柏在1930年加入红军,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建国后曾任云南军区副政委、昆明军区第二政委,并在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。
然而,尽管金如柏身为开国将军,金一南却未曾因此获得任何特别的待遇。由于那个特殊时期的政治风波,金如柏受到了不小的波及,金一南也因此被分配到一个街道上的小厂,成为了烧瓶工。这个经历几乎让他错失了宝贵的学习机会。直到1972年冬天,金一南才报名参军。凭借在工厂的技术天赋,他很快在团内的技术竞赛中脱颖而出,获得了破格提拔,成为一名无线电技师。
这段军旅生涯对金一南的成长产生了深远影响。在部队,他不仅学到了技术,还锻炼了坚韧的意志和强健的体魄。到了1984年,金一南的父亲去世,组织上为照顾他,将他调回北京,分配到解放军政治学院工作。然而,金一南发现自己并未获得想象中的发挥空间。由于只有初中文凭,他并不被视为学术上的人才,最初学院想让他从事生产经营工作,虽然金一南并不情愿,但最终还是接受了这项安排。
1985年,政治学院、后勤学院与军事学院合并成了国防大学,金一南也于1987年如愿调到了图书馆工作。这一职务为他提供了大量时间接触书籍,也为他日后的写作奠定了基础。尽管初期金一南的文章并未得到广泛关注,但他依然坚持创作。第一篇文章《军人生来为战胜》便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。
金一南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了一份《1936年世界各大国陆军实力比较》的表格,他惊讶地发现,1936年时中国的陆军人数为220万,居世界首位,而当时的日本陆军仅为25万,居世界第八,装备也远远不如中国。这一发现让金一南反思:即便在兵力和装备上占据优势,若军队缺乏足够的危机感和训练,最终也会败北。这一理论在他的写作中深刻体现,但在当时,金一南并没有获得太多的认同。
1995年,金一南历时数个昼夜完成了《装甲战》一书,详细阐述了步骑战向机械化装甲战转型的历程。但不幸的是,这本22万字的作品在寄送给出版社后竟然被编辑遗失了,而金一南当时并未保存底稿。这一打击让他深感痛惜,但他并未因此气馁。他曾坦言:“苦难让我把根须扎进了泥土里,如果不是这样,我的根肯定是飘着的。只要精神不倒,无论做什么都能做到最好,逆境中的我能掌控自己的命运。”
果然,金一南的坚持很快迎来了命运的转机。1998年,美国国防大学校长切尔克特准备访问中国,并顺道参观中国的国防大学。邢世忠将军,当时国防大学校长,召集了相关人员开会商讨接待事宜。邢将军曾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,是一位曾历经沙场的老将。会议上,大家讨论的内容大多围绕着中美军事关系等方面,但由于当时信息不畅,大家对于切尔克特并不熟悉,讨论也陷入了停滞。
就在此时,邢世忠将军注意到坐在一旁的金一南,他正在认真整理会议纪要。邢将军随口问道:“图书馆的金一南同志,你有什么要说的吗?”金一南没有丝毫慌张,平静地站起身,补充道:“我想给大家提供一些关于切尔克特的材料。”他拿出了自己从互联网下载的切尔克特近期发表的几篇文章,并详细介绍了切尔克特的背景:他曾担任美军陆军参谋长的发言人,参与过海湾战争的作战指挥。
邢将军听完后,惊讶于金一南的细致准备,并立刻要求他将所有相关材料在下午两点前交到自己办公室。切尔克特访问时,金一南为大家展示了切尔克特的照片,令切尔克特也感到颇为惊讶。这一事件彻底改变了金一南的命运,之前因为学历低而无人重视的他,顿时成为了各大研究室争相招募的对象。
金一南的研究并非仅仅局限于现代军事高科技技术,他更注重理论的深度与精神内涵,正是这种结合理论与精神力量的研究方式,使得他在学术界迅速崭露头角,成为了广受尊敬的专家学者。在金一南的身上,我们能够看到,不论何时何地,唯有坚持信念,才能在人生的困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辉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炒股平台官方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