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31日,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《关于深入实施"人工智能+"行动的意见》,重点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,明确要求强化算力、算法和数据供给能力,加大政策支持力度,构建开源开放生态体系,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
该政策被业界视为"AI+"战略的顶层设计框架,将成为指导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。包括摩根士丹利基金、路博迈基金在内的多家国际投资机构指出,中国智算产业将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,尤其在AI芯片、智算云基础设施及应用方案等领域存在显著结构性机会。
政策密集释放需求信号,智算云产业迎来关键发展窗口
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《关于积极推进“互联网+”行动的指导意见》,曾引领十年移动互联网爆发周期。十年后,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产业变革,“AI+”接棒“互联网+”,标志新时代的开启。
国家级政策出台前夕,上海市发布《上海市进一步扩大人工智能应用的若干措施》,通过发放6亿元算力券、提供30%折扣补贴等举措,降低企业智算使用成本。
值得注意的是,多个政策将智算云列为AI基础设施核心要素。业内分析指出,近期密集出台的"政策+资金"双轮驱动模式,预计将推动约30%企业开展AI业务试点,加速企业应用AI转型。
政策指明了基础设施范式转移方向。北京交通大学朱明皓教授表示,当前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提升智能算力供给能力,并降低AI应用开发门槛。
摩根士丹利全球科技报告显示,中国通过开源生态建设(HuggingFace中国模型占比达40%)和低门槛AI云服务(九章智算云Alaya NeW Cloud降低算力成本60%)模式,形成了区别于西方"封闭模型+订阅制"的差异化路径。九章云极提出的"算力水电化"模式,通过Serverless+RL技术架构和"一度算力"计量标准,实现了高端算力普惠化供给。旗下九章智算云Alaya NeW Cloud平台部署成本仅为国际同类方案的40%,已广泛应用于企业业务及智能制造等领域。
配资炒股平台官方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